東森新聞: 此蔣公非彼蔣公 大甲「蔣公路」更名讓泛綠選將互咬
記者陳明/大甲報導
日前台聯立委候選人王戴春滿為台中縣大甲鎮蔣公路改名為媽祖路一案,近來引發地方上爭議,經過考證,發覺路名是三百多年前,鄭成功部將蔣毅庵紮住大甲地區,並開發有所成就而受到後人緬懷,於是鎮公所民政課長周東成將之列為路名紀念,並非是蔣介石總統。
二日民進黨立委候選人蔡其昌召記者會澄清,還其大甲歷史,還大甲人無須背負奉承蔣介石之污名。 大甲鎮蔣公路1810年叫大甲街、1827年大甲城、1937年站前路、1946年十七蕃路等名,改蔣公路後在全國很少見,成為地方特色,早期不少遊客常問起,但都未受到注意。
日前王戴春滿率眾宣佈正名,並張貼媽祖路,雖然大甲鎮公所業將全部媽祖牌拆下,唯路名卻引發關心之人的追查。 而據地方人士表示,大甲鎮周東成是頗有學問的學者、仕紳,亦是大甲鎮公所民政課長,他於民國三十五年前為大甲鎮各道重新命名,其為感念三百年前明朝鄭成功的部將蔣毅庵駐紮大甲地區,努力開發,為民謀求福利,對中部地區有十分的項獻,才將大甲火車站前的「站前路」號名為蔣公路,讓後人緬懷,想不到差點變成謾罵及羞辱的對象。
蔡其昌今天還表示,他贊成全國除去中正路、讓歷史回歸歷史、政台歸政治,抗日英雄蔣渭水也姓蔣,勿逢蔣就反,蔣毅庵的貢獻功不可沒,蔣逝世後,大甲人感念其功遂號名蔣公路紀念。而且1946年蔣介石來台尚未過逝,怎能號「公」呢!
記者陳明/大甲報導 大甲鎮蔣公路是以誰號名?
台聯立委候選人王戴春滿在民進黨候選人蔡其昌的還原歷史真相說明會後,立即回應,指蔣毅庵平定平埔族「道卡斯族之亂」怎可說是英雄?怎可為這外來的政權認同,蔣公路不管為誰而號,早就該正名。
王戴春滿表示;蔡其昌認為大甲鎮蔣公路是以蔣毅庵而號而非是蔣介石,認為是光榮,與實際史實出入頗大。行政沿革中,道卡斯族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鄭經命劉國軒經略蓬山八社、後龍五社,為漢人統治道卡斯族之始。 王戴春滿說,蔣毅庵確有其人,但大甲人沒人認識,在台灣史上地位並不重要,而其是平定道卡斯族之亂,怎可說英雄呢?又怎會是大甲人的光榮呢?
近期學者研究台灣人血統,多具有平埔族的血統,「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就是此話的由來,所以大甲鎮人怎能認同平埔族之外的外來政權呢,這種台灣史觀,多數台灣史者也不表認同。
最後王戴春滿表示,大甲鎮上的中華街、蔣公路、經國路緊鄰著,一般外來民眾都感到中國權威圖騰象徵,也不會考究路名由來,且蔣公路是戰後從驛前路所改,後再改站前路再改蔣公路,一般民眾認為不雅,有「酒空路」相似,早就該正名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